爱这回事:爱的表达,未完待续
1. 简单,却深邃
当我决定以“爱”为二月份的主题时,便意识到自己给自己出了道难题。
相比于其他情感,“爱”拥有无数种面貌,它的表达方式千变万化,它的本质难以一言以蔽之。但既然要写,我便愿意钻研,尝试解读“爱”到底是什么回事。
于是,在这个月里,我从不同的角度探索了爱的表达——音乐、食物、节日、人与人之间的连接,甚至是跨越文化与地域的爱情故事。这些故事并非惊天动地,却在不经意间触动人心,温暖生活。
2. 爱的旋律:音乐如何成为爱情的纽带
音乐,或许是最具穿透力的语言。
我曾分享过一个关于我和先生的故事。最初,我以为他只是一个精明的商人,直到他介绍了一首歌 Nine Million Bicycles in Beijing 给我听。那一刻,我意识到他不是一个肤浅的人,而是一个懂得用音乐传递情感的人。
这首歌不仅成为了我们的定情歌,也让我开始思考音乐在爱情中的力量。它不仅连接了两颗心,也让彼此的回忆变得鲜活。
从求婚的旋律到婚礼进行曲,从一首老歌唤起的青春记忆,到夫妻间某个夜晚的即兴哼唱,音乐一直在我们的人生故事里,扮演着情感的承载者。
3. 爱的味道:食物中的温情
如果说音乐是爱情的旋律,那么食物就是爱的温度。
在我的记忆里,爱常常藏在一碗热汤、一块亲手烘焙的蛋糕里。小时候,母亲总是在特别的日子里为我准备最爱的菜肴。她不擅言辞,却用食物表达了她最深沉的爱。
当我在广州开设咖啡馆时,也深刻体会到了食物带来的连接。熟客们不仅喜欢店里的咖啡,还因为那一份家的味道而留恋。当菜单上增加了食物后,客人们更愿意留下来,而不仅仅是匆匆喝上一杯咖啡。
有时候,爱就是这样一种无需言语的表达,它融入食物的香气,透过一口口品尝,进入心里。
4. 爱的团圆:节日里的情感
二月份,除了情人节,还有一个特别的节日——元宵节。这个节日不仅象征着团圆,更曾是古时青年男女相识、相知的浪漫时刻。
小时候,我和母亲回乡下爷爷家过年,元宵节那天,我们全家围坐在厨房里包汤圆。那时没有网络、没有电视,一家人围坐在一起,说笑、忙碌,一碗热腾腾的汤圆端上桌时,整个家都弥漫着甜蜜和幸福的气息。
即便多年过去,每逢元宵节,我仍会想起那个温暖的夜晚,想起母亲在微黄灯光下揉面的身影,想起童年的那种简单而满足的爱。
5. 爱的行动:人与人之间的默契
在我们的咖啡馆里,爱的表达往往体现在细微的日常互动中。
熟客们形成了一种默契,他们不仅仅是客人,更像是家人。当店里忙碌时,他们会主动迎接新客人,介绍店里的特色咖啡和招牌菜。甚至,有时候他们会自愿帮忙擦桌子、收拾杯盘,直到打烊才心满意足地离开。
这些微小的举动让我明白,爱不仅仅存在于亲密关系中,它还存在于人与人之间无声的关怀和帮助里。
6. 爱的高潮:一位远行者的故事
2007年,一位名叫 Frank 的法国人骑单车环游世界。他从巴黎出发,计划在2008年抵达北京观看奥运会开幕式。他没有手机,随身只有一台照相机,但在印度时丢失了。他每到一个地方,第一时间就寻找网吧或咖啡馆,借用电脑给家人报平安。
他沿途靠着给人做苦力换取食物,有时露宿街头或者桥底。他的旅途充满艰辛,但他依然坚持前行。
2008年4月,他推着单车路过广州,看到我们的咖啡馆,便停了下来。听完他的故事后,我和丈夫立刻为他准备了食物和饮品,还在邻居家为他找到了临时住处。他的自行车因长途跋涉而损坏,我们帮他找到邻居的自行车修理店,为他修好了车。
Frank 在广州停留的时间比任何地方都长,因为他需要去香港办理签证延期。在这段时间里,他常常待在我们的咖啡馆,使用电脑与家人联系。他曾感慨地对我们说:“自从离家八个月后,在广州的这段经历让我感到安全和温暖,收获了很多爱。”
我的丈夫对 Frank 的冒险精神感到羡慕,他说自己没有勇气只身骑行环游世界。而我却从 Frank 身上看到另一种爱的存在——爱不仅仅是熟悉的人之间的情感流动,也可以在陌生人之间传递。
Frank 后来继续了他的旅程,我们也成为了 Facebook 朋友,至今仍保持联系。
7. 爱的总结:未完待续
爱是什么?爱是旋律中的共鸣,是食物中的温暖,是节日里的团圆,是人与人之间的善意。
有人说,爱是一种无私的给予,但爱也是一种流动。它不需要宏大的言辞,不需要惊天动地的举动,它就藏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,只要我们愿意去感受,就能发现它的存在。
在《四种爱》中,C.S. Lewis 曾说:“真正的爱,是不求回报的,是自然而然的。”
或许,我们一生都在探索爱的本质,但当我们学会去爱、去付出、去感受,我们就已经找到了爱的答案。
爱这回事,未完待续。
-未完待续 EP017-